1工藝流程

2施工方法
3.1管網安裝
(1)管網安裝前應校直管子,并應清除管子內部的雜物;安裝時應隨時清除已安裝管道內部的雜物。
(2)在具有腐蝕性的場所安裝管網前,應按設計要求對管子、管件等進行防腐處理。
(3)管網安裝,當管子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時,應采用螺紋連接;當管子公稱直徑大于100mm時,可采用法蘭或卡箍連接。連接后,均不得減小管道的通水橫斷面面積。
(4)螺紋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 管子宜采用機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飛邊、毛刺;管子螺紋密封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螺紋 基本尺寸要求》、《普通螺紋 公差與配合》、《管路旋入端螺紋尺寸系列》的有關規定;
B 當管道變徑時,宜采用異徑接頭,在管道彎頭處不得采用補芯;當需要采用補芯時,三通上可用1個,四通上不應超過2個;公稱直徑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頭;
C 螺紋連接的密封填料應均勻附著在管道的螺紋部分;擰緊螺紋時,不得將填料擠入管道內;連接后,應將連接處外部清理干凈。
D 焊接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E 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的最小距離
公稱直徑(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距離(mm)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F 管道應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下表的規定。
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的距離
公稱直徑
(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離(mm) 3.5 4.0 4.5 5.0 6.0 8.0 8.5 7.0 8.0 9.5 11. 12.0
G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裝位置不應妨礙噴頭的噴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300mm;與末端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750mm;
H 配水支管上每一支管段、相鄰兩噴頭之間的管段設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個;當噴頭之間距離小于1.8m,可隔段設置吊架,但吊架的間距不宜大于3.6m;
I 當管子的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50mm,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少于1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
J 豎直安裝的配水干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裝位置距地面或樓面的距離宜為1.5-1.8m。
K 管道穿過建筑物的變形縫時,應設置柔性短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環縫不得位于套管內。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彩霞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
L 管道橫向安裝宜設0.002-0.005的坡度,且應坡向排水管;當局部區域難以利用排水管將水排凈時,應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當噴頭數量小于或等于5只時,可在管道低凹處加設堵頭;當噴頭數量大于5只時,宜裝設帶閥門的排水管。
3.2噴頭安裝
(1)噴頭安裝應在系統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
(2)噴頭安裝時宜采用專用的彎頭、三通。
(3)噴頭安裝時,不得對噴頭進行折裝、改動,并嚴禁給噴頭附加任何裝飾性涂層。
(4)噴頭安裝應使用專用扳手,嚴禁利用噴頭的框架旋擰;噴頭的框架、濺水盤產生變形或釋放原件損傷時,應采用規格、型號相同的噴頭更換。
(5)當噴頭的公稱直徑小于10mm時,應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裝過濾器。
(6)安裝在易被機械損傷處的噴頭,應加設噴頭防護罩。
(7)噴頭安裝時,濺水盤與吊頂、門、窗、洞口或墻面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
(8)當噴頭濺水盤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寬度小于1.2m的通風管道腹面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應符合規定。
(9)當通風管道寬度大于12m時,噴頭應安裝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10)當噴頭安裝在不到頂的隔斷附近時,噴頭與隔斷的水平距離和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噴頭與隔斷的水平距離和最小垂直距離
水平距離(mm) 150 225 300 375 450 600 750 >900
最小垂直距離(mm) 75 100 150 200 236 313 336 450
3.3報警閥組安裝
(1)報警閥組的安裝應先安裝水源控制閥、報警閥,然后應再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的連接。水源控制閥、報警閥與配水干管的連接,應使水流方向一致。報警閥組安裝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報警閥組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明顯位置,距室內地面高度宜為1.2m;兩側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0.5m;正面與墻的距離水不應小于1.2m。安裝報警閥組的室內地面應有排水設施。
(2)壓力表應安裝在報警閥上便于觀測的位置;
(3)水源控制閥安裝應便于操作,且應有明顯開閉標志和可靠的鎖定設施。
(4)濕式報警閥組安裝應使報警閥前后的管道中能順利充滿水;壓力波動時,水力警鈴不應發生誤報警;
3.4其他組件安裝
(1)水力警鈴應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墻上,且應安裝檢修、測試用的閥門。水力警鈴和報警閥連接應采用鍍鋅鋼管,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15mm時,其長度不應大于6m;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20mm時,其長度不應大于20m;安裝后的水力警鈴啟動壓力不應小于0.05Mpa。
(2)水流指示器的安裝應在管道試壓和沖洗合格后進行,水流指示器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3)信號閥應安裝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與水流指示器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00mm。
(4)排氣閥的安裝應在系統管網試壓和沖洗合格后進行;排氣閥應安裝在配水干管頂部、配水管的末端,且應確保無滲漏。
(5)控制閥的規格、型號和安裝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方向應正確,控制閥內應清潔、無堵塞、無滲漏;主要控制閥應加設啟閉標志;隱蔽處的控制閥應在明顯處設有指示其位置的標志。
(6)壓力開關應豎直安裝在通往水力警鈴的管道上,且不應在安裝中拆裝改動。
(7)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
3.5消防水泵和穩壓泵安裝
(1)消防水泵、穩壓泵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規定。
(2)消防水泵和穩壓泵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
(3)當設計無要求時,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安裝止回閥和壓力表,并宜安裝檢查和試水用的放水閥門;消防水泵泵組的總出水管上還應安裝壓力表和泄壓閥;安裝壓力表時應加設緩沖裝置。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安裝旋塞;壓力表量程應為工作壓力的2-2.5倍。
3.6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裝
(1)水泵接合器的組裝應按接口、本體、聯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消防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
(2)消防水泵接合器應安裝在便于消防車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行駛地段;
(3)墻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其安裝高度宜為1.1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0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
3.7水壓試驗
(1)水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
(2)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
(3)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目測管網應無泄漏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
(4)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
(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回填前單獨地或與系統一起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 |